南都周刊怎么样,南都周刊怎么了
我万万没想到,我曾经敬佩的南方系媒体,居然自己证实了过年的“流言蜚语”坐实了自己“双标民主斗士”的标签。作为南方人甚至曾经的南方系媒体人,无数次的阴谋论我都坚定其自由非狗斗的信任。我无比希望开春能看到南方系媒体给《流浪地球》乃至豆瓣事件一个公平公正的报道。
没想到,我迎来的是一个典型的断章取义的报道,这篇文章竟然对豆瓣为何给打一星的真相只字不提,而且基本上都是借着“影片”的名义在刻画支持《流浪地球》的人就是网络暴民的形象
报道原文:
《流浪地球》|围观网友厮杀这么多天,我冒死吐一下槽
文章大概总结起来就四点
1:《流浪地球》票房好好,但是网上评价两极分化,一个叫左丘失明的人打一星“平衡一下”;
2:豆瓣有自己的模糊体系,什么是8分什么事9分基本有个模糊共识,所以7.9分是豆瓣共识结果;
3:《流浪地球》粉丝开始展开对豆瓣的「一星运动」以泄公愤。大家并没有公平去看待豆瓣的评分。
4:最后是吹毛求疵地对《流浪地球》一大篇毫和一些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对比的分析,得出“流浪地球视觉混乱,无镜头表达力”
————分割线————
我对这篇正规媒体发表的极其丑恶的文章,向南方传媒集团以及南都周刊正式提出抗议!理由如下:
1:平衡一下不是客观评分,是披着“客观”的外衣对言论自由的强暴,文中偷换概念。
其实你在豆瓣给一分,是你的自由。但是明目张胆的说这是因为打高分的太多,需要手动“平衡一下”,这就是对所有客观打分的人一种强暴。
无论哪个评分系统,算法如何,其主观意愿都是采集不同人的意见样本。你觉得电影是一分所以打1分,你觉得电影5分就打5分。而你因为觉得分数高,刻意评分低一点,哪怕是给4.5也是对公正性的干扰。
豆瓣民主斗士,该文只字不提
2:豆瓣有自己的模糊体系,但是打高分的就不是豆瓣用户了?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作为一个权威媒体,不是街边小报不是地摊文学,更不是那些贩卖情怀和小众优越感的键盘自媒体,对这种“平衡一下”居然粉饰成“模糊共识”那么说的话,我给流浪地球5分就不是豆瓣用户了吗?事实上我06年注册豆瓣,那时候豆瓣都还不需要手机号,我想问,你胡雯雯编辑以及“左丘失明”凭什么对我的评价进行手动平衡?这种赤裸裸强暴被人评价的恶性行为居然可以说是模糊共识?
3:豆瓣被评一星不是为《流浪地球》泄愤而是平台助长恶性修改评价的黑色产业链
然后文章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大量用户发现并举报到豆瓣平台恶性修改评论的事实。吧豆瓣事件直接定性为:“流浪粉奋起反击,展开了对豆瓣平台的「一星运动」”,(高明啊,因为这是《流浪地球》的社评啊,所以其他事情就不需要列举太多证据了,说现象和结论就好了)
由此,这个打着影评的名义丑化那些为公正抗争的文章就悄悄开始了!给豆瓣一星已经是一群不理智的人越轨了~像这种用户,是我认知的合格的,独立思考的豆瓣吗?如果平台充斥着大量对人对事不对影片本身的评分,这个评价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行为,也只字不提
各种莫虽有,播放卡顿的话不是应该去升级你看盗版的电脑或者叫电影院退票吗?
我想说,作为豆瓣超级老的用户,我从来不觉得这种东西是模糊共识
豆瓣是怎么解决这件事?豆瓣发了公告。然后就是一轮定性,洗白。把所有参与呼吁理性,的人打成“小红粉”一副大革命的气势,进一步带动其他人为了“伸张正义”,为了“挺豆瓣”而给流浪地球一星。是的,一群不理智的人越轨了,不过越轨的是这群“豆瓣自由斗士”他们其实都是在恶性评价。这次给《流浪》招黑,可谓教科书级别的骚操作。豆瓣从来都是影片水军的阵地,不用洗,去猪八戒搜索一下有多少工作室就知道了。什么小红书、知乎、微博,在中国,能够发言的地方全部都是水军蛰伏之地。
豆瓣12日的公告
豆瓣变相不作为,大量无关影片本身的恶评产生的背景下,这个公告避重就轻难以服众之后。才有那个所谓的「豆瓣一星」,是的,因为豆瓣没有提出更好的方案
部分用户建议豆瓣修改评分机制
4:吹捧经典电影客观吐槽缺严重的刻意回避电影工业的成本与结构性因素
星际穿越那感情戏尬到爆,全世界获救就是因为爱女儿,在国外都被吐槽饱了。《流浪地球》的视觉问题,说得对,有提升空间,甚至文中很多举例的经典,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但是作为专业媒体,《流浪地球》用5000万美元不到做出来的科幻片,镜头表达力要比肩开创了苏式蒙太奇的《战舰波将金号》,场景要看齐赛博的朋克开创者《银翼杀手》,而有意无意回避文中批判最入力所谓地下城建设规模、死亡上海市怎样的形态。是的,熟悉《流浪地球》的人都知道,这些都属于《流浪地球:刹车时代》,胡雯雯在文中批判《流浪地球》缺失的,恰恰是剧组没有预算做的宏大场景,而且这个场景,甚至都不是发生在这个时代的(当然有钱做的话,这些场景能给流浪地球加分)。文章高端就高端与,他举例的都是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所以,如果你说《流浪地球》比《战舰波将金号》视觉好,这是“不专业”“不客观”“不懂得欣赏”。所以包括我,对文中说的问题无法反驳。只是实际上这种“客观评价”有失公允。
2016年,张艺谋拿着1.5亿美元的预算,找来《谍影重重》的编剧,找来马特·达蒙和环球影视这种影视工业巨头来拍奇幻片的时候,《长城》给我们带来什么了?除了老谋子擅长的堆人“人头”玩规模的“宏大镜头”,除了莫名其妙的机械长城,各种为了突出主演而设定的奇怪战斗方式以外《长城》比肩了哪部奇幻巨作了?为什么南都你不吐槽一下这部奇幻版奥运会开幕式?《长城》用张艺谋惯用的人海战术又讲好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但年南方给《长城》做专访,做曝光,做正面报道,但是来到《流浪地球》却来“冒死吐槽”
不过吐槽《流浪地球》没关系,《流浪》经得起吐槽,《流浪》也并非完美。但是不要借吐槽流浪地球的名义,去歪曲我们挺《流浪地球》的动机与现实,也不要借吐槽去美化恶意贬低《流浪地球》的行为或者否定恶性影评的存在。作为权威媒体,请南都周刊不要和那些自媒体一样吃相。甚至很多自媒体对于豆瓣事件的报道,都比你这文章来的全面客观
5:作为专业权威媒体,过多采用无法核查的资料进行社评,缺失专业性。
文章用了一个非常有代入感的,充满“咪蒙”式的低成本举例
1:我在朋友圈吐槽混乱,就被人骂了想理论就被拉黑;
2:不看电影的朋友提醒你,你是唯一批评的人,勇气可嘉;
3:其实你的朋友圈批评多过赞誉;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都知道报道时候引用的例子,哪怕你在写的是社评,都不应该举出太过于没有代表性的例子,应该去收集可以核查公正的例子。但是你却选择了一种“咪蒙”一样的「自媒体式」的举例,全部都拿你微信朋友圈说事,这就很经典了,因为你怎么说都可以。而且为你日后洗白的自由度留出最大的操作空间——毕竟我朋友圈是不是批评多个赞誉,恐怕真的是腾讯都没法核查。(PS:不过你这招玩得不够成熟,你的朋友眼里你是唯一批评的人,你的朋友圈确批评多过赞誉,那么你跟你这位朋友的朋友圈对比起来,大家的人群差异太大了吧?你应该修改一下,说你朋友感叹自己朋友圈里面还是有理性声音,再次为你的断章取义披上“客观”的外衣)
结语:这篇文章,表面似乎在评价《流浪地球》,实质介绍豆瓣事件,取样、表述全部在刻画一个《流浪地球》的“网络暴民”体系。对豆瓣系统因漏洞而被恶意操作这个真正令事件爆发的原因缺只字不提,是一只字都没有!严重失实的报道最后还加了个在豆瓣体系7.9已经优待。我想问胡雯雯,你知道你这是在葬送南都周刊的新闻性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沃康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wrk.com/zhishi/634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